Sunday 13 July 2014

散亂的心 四出閒晃

下雨天想去跑步,陰天想去矖太陽,工作最忙碌當刻想出各種玩樂點子:稿子明明要趕快交付,就是想煮㸃吃的、泡杯杞子麥茶、想起很久沒逛過的舊區小店、約友聚會;忙碌中回憶舊時細節也分外清晰,像細雨綿延源源不斷,腦筋靈動敏捷。也就是,功能滿分,運作順暢,但就是不對準在該做的事情上。


誰是主宰這人生路的當家?
"我們是有物質軀體的靈魂,是乘在這輛馬車的客人。"




也就是,這整個人心散、自制力和紀律不足。


腦裡浮現一幅在博伽梵歌看過,也是印度哲學典籍常會看到的一幅經典圖像,給我帶來了空間想像和反思。


乘客,車夫,韁繩,五匹胸前附著眼、鼻、耳、手和舌的馬,在這輛行駛在人生路途的馬車上,我們是誰?


印度教多觀課程雖已完結,但它也成了契機,提我重新開始學習《博伽梵歌》Bhagavad Gita,目前,我把這經典放在房間當眼處,晚上盡可能在睡前讀一、兩節,但不給自己增添壓力。

 《博伽梵歌》Bhagavad Gita第6章34節:


“ cancalam hi manah krsna pramathi balavaddrdham

tasyaham nigraham manye vayoriva suduskaram " 

「奎師那啊!由於心念多變、紛亂、難以控制、異常強大,我覺得征服它比控制風還要難。」



《喀塔奧義書 Katha Upanisad》第三章3-4節,就是上述圖畫的描述:


"atmanam rathinam viddhi  sariam ratham eva ca
buddhim tu sarathim viddhi  manah pragraham eva ca
indriyani hayan ahur  visayams tesu gocaran
atmendriya-mano-yuktam  bhoktety ahur manisinah" 

「在物質軀體這輛馬車上,個體靈魂是乘客,智力是車夫,心念是駕車的工具,感官則是馬。自我就是這樣在與心念和感官的接觸中感受著快樂或痛苦。偉大的思想家都理解這一點。」  




來源:《博伽梵歌原意》  Bhagavad-gita as it is 聖恩A.C.巴克提韋丹塔‧斯瓦米‧帕布帕德, The Bhaktivedanta Book Trust International